人是如何养成习惯的?是否人人都可养成好习惯
发布时间:2025-04-28 23:52:15 作者:o 点击:8262 【 字体:大 中 小 】
我们人类的人何人人基本习惯是如何形成的呢?想要了解这个问题,还要从幼儿入手,养成养成也就是习惯说,我们现在还要对幼儿进行再一次的否都观察。
以一个哺乳期的好习婴儿为例,在他3个月大的人何人人时候,我们开始让他看到奶瓶这个东西,养成养成我们让奶瓶离他很近,习惯并且几乎一伸手就够得着,否都这时,好习我们看到他开始蠕动自己的人何人人小身体,四肢都变得更加活跃,养成养成眼睛紧紧盯着奶瓶,习惯嘴巴也在动,否都在努力地发出叫喊。好习但是,他并没有将手臂伸向奶瓶。而我们每次在实验结束后,都会马上把奶瓶递给他。第二天,我们依旧重复前一天的过程,这时我们发现,这个孩子身体的运动比前一天更为明显。在这一过程中,孩子手臂运动的幅度比较大,躯体、腿和脚的活动范围则较小。而且相较于身体其他部分,手和手臂最先够到奶瓶的机会更大。这正可以说明,为什么人类习惯用手操纵物体,而不是躯干、腿和脚。如果婴儿失去了手臂,或者先天缺失手臂,那么,这种习惯就会通过脚来形成。
为了更好地验证我们的观点,在实验中,我们不仅用了奶瓶,还用了一些食物,如放一块婴儿可以够得到的糖。这时他会伸出小手,将糖抓住并送入自己的嘴里。这个实验一共坚持了30天,我们每天要做的就是给婴儿进行10~12次这样的重复实验。30天后,这个孩子就已经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一习惯——接近一个小物体、获取它并将它送入嘴里。不过,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就是孩子对奶瓶和糖果的反应,是一种有条件的视觉反应,其前提是,这个婴儿必须一直由奶瓶喂养。不过,这个实验也只在已经经过多次训练的婴儿身上才奏效,如果我们想要他拿起与食物不相关的物体,就必须使实验的时间更长一些,直到他对这一刺激有了反应。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奶瓶这一刺激引发了婴儿更多也更为复杂的活动反应——他从身体蠕动到后来更多的积极活动,尤其是手、手指、手臂的活动。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其反应是在不断变化、重组的。
当婴儿的手、手指和手臂的活动变得越来越完美时,与手无关的活动,诸如躯干、脚、腿的活动就消失了。也就是说,当手、手指和手臂的活动能够完美整合,自如取物时,其他不相干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就不再出现。伸手抓取东西,是每个婴儿最基本的动作习惯,当这一活动习惯形成后,很快就会变得复杂起来——他不仅能够抓取物体,还能将其扔掉;不仅能抓取面前的物体,还能抓取他身体两侧的物体;然后,他学会了翻转和推动物体。这些复杂的习惯,与其拿东西这一操作习惯是分不开的。所以,我想说的是,那些认为操作习惯是一种本能的人,应该通过这一实验重新对自己的认识进行思考——那真的不是人类的本能。
婴儿在学会了操作物体之后,也学会了操作自己的身体部分。其实,操纵的习惯不仅有手臂、手和手指的活动,我们应该进一步了解身体任何部位的活动,几乎都能引起身体中任何一块肌肉的顺应,包括内脏部分。而这就是我们所谈到的整体反应,即身体各部位的“完美整合”。不仅是手、手臂、肩膀、脚、腿等的肢体活动,以及呼吸和血液循环等活动,都是依据某种秩序在进行。每一个动作发生的时间都有着精确的安排,而且在皮肤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完成之前,各组的肌肉能量总和都必须分配妥当。
拿取物体和操纵物体是人类拥有的基本习惯,对于婴儿来讲,他拥有了这一习惯,也就意味着他开始把握世界。而人类从最初的泥土制造工具,到如今使用钢材制造工具;从最初学会用砍下来的树木搭建独木桥,到如今使用钢筋混凝土建造横跨海洋的大桥等,这些进步无疑都表明了人类动作习惯的发展。
是否人人都可养成好习惯?
为了让整个过程能够更清晰、更具体,我们还拿在前面提到的那个孩子为例,他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操作习惯,但是现在我们想给他出一个难题:把一只问题箱呈现在他面前,并告诉他里面有很多糖果,如果他能打开这只箱子,那么里面的糖果就归他了。这对他来说是从未曾尝试过的事情,将这个问题箱打开,是需要拥有某种技能以后才可以办到的。比如他必须学会操纵一个内在的小型木制机关,也就是说,想要打开这个箱子,凭借他以往的习惯是行不通的,而天生的习得反应和非习得反应也帮不上忙。那么,他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必须依靠他先前的组织。假如在面对这一问题时,他用以往控制玩具的组织来对待,那他马上就会这样对付眼前的问题:(1)把箱子捡起来;(2)用箱子猛烈地砸地面;(3)一圈一圈地拖着箱子转;(4)把箱子推向踏脚板;(5)用拳头敲打箱子。从上述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对待这一问题完全是用了对待简单问题的各种习得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他将自己全部的活动技能都用上了,也就是将自己之前获得的组织,都用到了新的问题的处理上。
我们再用数字做一个更为清晰的说明,假如他所拥有的习得和非习得的独立反应有50个,而他在试图打开箱子的过程中,差不多用尽了这些反应,耗费的时间为20分钟。当他在自己的努力下打开箱子后,我们给了他一些糖果,然后把箱子关上又递给了他,他又开始进行开箱子的尝试。这一次,他用了比较少的活动就把那个箱子打开了。然后是第三次,这次用的活动更少。这个实验做了10次左右,之后,他在打开那只箱子时,便已将没用的活动全部抛掉,因此,只用了2分钟时间就将其打开了。
从这个孩子第一次打开箱子到最后一次打开箱子的活动次数和时间中,我们看到了其中的很大变化。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为什么时间会缩短了呢?而那些在解决问题中不需要的活动,为什么会在整个过程中越来越少,直至消失了呢?关于这个问题,说起来并不好解决,但我们没有简化它,以便真正通过实验的手段解决这个问题。关于其他活动为什么消失,而最终有一种活动坚持下来这一问题,我试图用“频率”和“最近基础”的东西来解释,我可以清楚地告诉大家我想要表达的东西是什么。对于这个孩子,我们给他的每一个独立活动指派一个数字,也就是说,把最后一个活动即按下木制开关指定为50。
这个孩子在第一次试图打开箱子的过程中,所有的50项活动按随机次序显示,不过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活动并不是只出现了一次。
以下是第一次的尝试次序:
47,21,3,7,14,16,19,36,28,2,……,50
第二次尝试:
18,6,9,16,47,19,23,27,……,50
第三次尝试:
17,11,29,66,71,18,……,50
第九次尝试:
14,19,……,50
第十次尝试,获得成功:50
从这组实验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到,50这个数字在整个系列中出现得越来越早,而且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后,其他活动出现的机会越来越少。到底是什么导致这样的结果呢?我们认为,在整个过程中,50这个反应在每一次的尝试中都出现了,而且它是唯一自始至终没有被放弃的活动。也就是说,一个人用标记数字为50的这个活动,来处理实验中系列安排的环境,它就是在整个系列中得出最终结果的方法,即用这一方法,那个孩子得到了糖果。因而,在打开箱子的过程中,50这个活动相较于其他49个活动出现得最频繁。
因为在先前的尝试中,50这个活动总是成为最后的反应,所以我们相信这个活动在下一次成功的尝试中,会在活动的系列中出现,我们将其称为“最近的因素”。不过,运用“最近的因素”来解释习惯形成这一问题,已经遭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如乔治·皮博迪学院的约瑟夫·彼得森教授和贝尔特朗·罗素教授,在他们看来,是心地善良的仙女使得我们形成了习惯。桑代克认为,在形成习惯的路途中,因为成功的活动刻上了愉快的印记,失败的活动刻下了不愉快的印记,所以成功的活动便被最终保存下来,其他的活动则被丢弃。
非常遗憾,在这个重要的领域,我至今还没有看到谁做过一次非常重要的实验性测试。可以说,只有少数心理学家对它感兴趣,绝大多数心理学家甚至看不出它是个问题。
在我对这一问题作出解释时,我不敢肯定它是否能得以解决。关于如何看待习惯形成的整个过程,我认为应该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否则,我们很难解决这个问题的。自从条件反射的假设被引入心理学,并使得很多问题简单化后,我开始思考从另一个角度研究这个问题。
——本文摘自《行为心理学:一个伟大心理学家的思想精华》

猜你喜欢

【司法有温度,心理咨询有效度】团市委副书记沈威来萧调研未检工作,动态与活动


给领导拜年怎么说话比较好 高情商拜年短信发领导


渣女对男人说谎话的表现


跟女朋友吵架爱理不理的怎么办


分手后给女朋友的一封信,怎么用一封信挽回女友哭了


到哪里容易找到女朋友 快速找到女朋友的方法


女生对男生动情的表现是什么 女人动感情了什么样子


老婆生日祝福短信怎么写 甜蜜的爱情里会有美好的回忆


【司法有温度,心理咨询有效度】团市委副书记沈威来萧调研未检工作,动态与活动


女生为什么说我幼稚?怎么回应?


内向的男生应该怎么追女生 内向男生追女生要注意


暖心告白语录大全,让你的爱情甜蜜升级!


【行业论坛】2015年萧山区心理咨询师协会学术年会,心理咨询专业训练


暗恋女孩怎么表白,这几种方法可以试试

谈恋爱的禁忌有什么 什么是恋爱中的禁忌

女生喜欢你的征兆和表现有哪些

女友说分手还能挽回吗?情感专家告诉你挽回的几率有多少


如何解决七夕吵架的问题?

挑女朋友毛病生气了怎么哄

约会适合去的地方 约会注意事项男生

沙盘感悟 丁丁,成长感悟

相亲找对象二婚男,相亲二婚男注意事项

每天和女生聊天聊多久适合 每天和喜欢的女生聊天好吗?

已婚的男人有桃花运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