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心理资讯

最后通牒效应的例子和运用

发布时间:2025-04-28 22:53:30 作者:vwl 点击:8484 【 字体:

“最后通牒效应”是最后指人们在任务期限即将临近截止时,才表现出努力去做的通牒心理现象。

  最后通牒效应发现背景

教育家曾经让一个班的和运小学生做过一个实验,任务是最后让他们阅读一篇课文。实验的通牒第一阶段,没有设定限制时间,和运让他们自由阅读,最后结果全班学生平均用了8分钟时间阅读完;第二阶段,通牒要求他们必须在5分钟内读完,和运结果他们不到5分钟就读完了。最后这个实验反映出了“最后通牒效应”对人们心理活动的通牒促进作用。“最后通牒效应”是和运指人们对于任务产生的拖延情绪——对于不需要立刻完成的工作任务,人们往往会等最后一刻来临时才会拼命去完成。最后

  最后通牒效应的通牒例子和运用

(一)学校教育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心理学家丹·艾瑞里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给学生布置了三篇论文作为学期作业,和运并给出了两个选择:要么设置三个独立的截止期限,要么在期末时三篇一起上交。而且一旦超过了截止期限,会被扣除一定的分数。但是即便早交了论文,论文还是会被留到期末评分。因此,从理智的角度考虑,早交论文是没有什么好处的。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了设置三个独立的期限,为不同的论文设置不同的截止日期。这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把三篇论文都留到期末交,很可能导致期末压力太大。学生的选择恰好反映了“最后通牒”的效用,他们用外部的“最后通牒”来约束自己,督促自身完成任务,尽可能地将时间和精力合理地分配。因此,教师在管理学生、帮助学生制订和执行有关计划时,一定要给学生设置具体的完成任务的时间,向学生发出“最后通牒”,让学生有章可循,走向自律。

(二)婚恋家庭

可可是个准备上小学的小女孩,妈妈给她买了一堆绘本,她每天看得不亦乐乎。但是问题出现了,她经常抱着书一直翻阅不肯睡觉。第二天早上还要起早上幼儿园,睡眠不足怎么办呢?妈妈很担心,于是跟可可“约法三章”,晚上8点半洗澡刷牙。9点再看绘本,9点半收拾好绘本上床,9点45分铺好床关灯。也就是无论如何,必须在9点45分关灯。可可为了适应这些时间的“最后期限”,还是做了一番挣扎。第一天她洗澡拖拉了一会儿,9点半才洗完澡。她跟妈妈哭闹,但是妈妈的态度很坚决,这是规则,必须遵守。可可知道哭也没有用,第二天就迅速洗完澡,不到9点就吹干头发坐在书桌前开始翻书了。9点半,妈妈过来,发现可可已经把绘本收拾好了。这样通过几个“最后期限”,可可有了一套完整的睡前仪式。她每天既可以看喜欢的书,又能睡得好。

(三)人际交往

在人际交往过程,灵活运用“最后通牒效应”能促使友谊长久地维持。小娟有一个好朋友晓丽,她们从小就是朋友,一直相处得很愉快。但是她们之间也会存在争吵,其原因主要是晓丽缺乏时间观念,每次她们约好一起出去玩的时间,晓丽总是会迟到,这样小娟非常不开心,但是每次沟通后,晓丽下次还是会迟到。因此,小娟决定采用“最后通牒”的方式,督促晓丽按时赴约,在约定前一天小娟会多次提醒晓丽,在约会当天她也会“还有两个小时”“还有一个小时”地督促晓丽,经过一点时间的提醒与监督后,晓丽终于可以在约定时间前到达指定地点。当与人相处时,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们可以采取“最后通牒效应”,提升他们的时间紧迫感。

(四)单位工作

美国的谈判专家柯英,在担任美国某企业的代理期间,曾和日本某企业进行过一次谈判。柯英刚下飞机,代表日本企业与他谈判的两名职员已经在出口处迎接了。这两个人热情地接过柯英的行李,用高级轿车送他到已预定好的旅馆。路上,日本职员彬彬有礼地询问柯英,预定哪一天的班机回去,他们好预定汽车。柯英受到如此礼遇,自然地从口袋里取出回程机票给日本人看,上面写着返程的时间。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因为无意中泄露了行程,让自己在谈判中陷入了被动的局面。在前十天里,日本方面每天只是招待他到各个名胜古迹参观游玩,对有关谈判的重要内容一句也不提。直到柯英快离开的最后两天,谈判才正式开始,到了最后一天,双方的谈判才真正进入主题,当谈到最重要的问题时,接柯英去机场的小轿车已经等在门口了。于是,最后的谈判只好在车里进行,直到柯英临上飞机时,才最终达成了谈判的协议。当然,谈判的结果对美方非常不利,日本人因为巧妙地运用了最后期限的技巧,大获全胜。

  最后通牒效应的启示

启示一:制订时间管理计划,学会进行任务分解。在没有外部期限的时候,我们便很容易拖拉。这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定一个时间期限。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制定。例如,如何合理安排假期的时间。良好的时间安排,可以使生活更加有规律,培养自身的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管理,我们也容易进入一种健康模式,精神会更加充沛。拖延的一个原因就是恐惧。当我们面对一个大任务的时候,会不自觉地产生恐惧之情,害怕自己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完成。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将大任务拆分成小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先完成一个一个的小任务。当小任务全部完成的时候,大任务也就完成了。小任务相比大任务也更容易理解,可以将完成任务的工作从抽象转换为具体。

启示二:增加时间的感知度,设置奖惩机制

拖延者擅长塑造时间假象,“还有时间”“还有机会”“还有下次”,直到临近才发现,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比自己想象的更少。由此引发的焦虑、恐慌和自责会自然地促进人们用撒谎、逃避和放弃的方式来应对可能出现的人生机遇。我们需要培养自己合理计算时间的能力,增强对时间切实的感知,并且要培养自己的紧迫感。因此,给自己要完成的目标设置一个可以得到的好处或者阶段性的奖励,会加强你的动力。这样机制的设立,可以有效避免拖延症,不会让工作拖到最后期限才开始行动。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12个注意事项让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12个注意事项让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情绪低谷,感觉被生活的琐事压垮,甚至陷入人际关系的泥淖。这种状态,有时候并非来自于外界的巨大压力,而更多地源自内心的情商匮乏。冯亚强在心理咨询中发现,这种情况在各个阶层、 ...

什么是超限效应?超限效应给父母的启示有哪些

什么是超限效应?超限效应给父母的启示有哪些
什么是超限效应?超限效应举例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作家。一次他在教堂里听牧师的演讲,开始的时候,他觉得牧师的演说很精彩,于是他心想:一会儿我会捐出我身上所有的钱。十分钟之后,马克·吐温听得有点儿不耐烦 ...

10岁孩子心理疏导,10岁儿童心理疏导的重要性与方法

10岁孩子心理疏导,10岁儿童心理疏导的重要性与方法
导读10岁儿童心理疏导的重要性与方法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心理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们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面对学习压力、同伴关系、家庭变化等多种挑战,心理疏导显得尤为重要。心理疏导 ...

青少年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

青少年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
导读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在面临的困境也随之增多,不少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例如:焦虑、抑郁、孤独等等。这些问题一旦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可能会对青少年 ...

女友情绪多变,如何妥善处理?解决策略解析

女友情绪多变,如何妥善处理?解决策略解析
面对女朋友常常发脾气的问题,我们应如何妥善处理呢?以下是几点建议:深入了解背后的原因至关重要。她可能是因为工作压力、情绪波动或身体状况而表现出易怒的情绪。通过细心沟通,关心她的感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

穷人脾气大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穷人脾气大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穷人脾气大的原因可以有很多,例如因为经济上的困难、生活环境的压抑、身体健康等问题所导致。以下是一些导致穷人脾气大的主要原因:1. 经济困难:财务状况不好时,穷人难以满足基本物质需求,从而使负面情绪升级 ...

怎样知道老婆外面有情人 判断妻子是否有外遇的线索

怎样知道老婆外面有情人 判断妻子是否有外遇的线索
在婚姻生活中,信任是夫妻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然而,当信任受到挑战,怀疑妻子可能有外遇时,识别那些可能的线索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可能表明妻子有外遇的迹象,这些线索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当前的 ...

异性暧昧聊天是否算背叛婚姻?如何巧妙规避风险

异性暧昧聊天是否算背叛婚姻?如何巧妙规避风险
“他们经常网聊,都老公、老婆的称呼了,这都不是出轨算什么?我该怎么办?”经常接到一些匿名网友关于此类的情感问题咨询。在婚姻的航程中,异性暧昧聊天如同暗礁,悄无声息地威胁着夫妻情感关系的稳定。那么,它 ...

挽回技巧:挽回女友的六大高效挽回方法

挽回技巧:挽回女友的六大高效挽回方法
分手后想要挽回女朋友?挽回最忌胡思乱想,只按着自己的想法来,不顾对方的感受,自以为是对方会感动却让她觉得反感和厌烦。挽回切勿盲目行动,给想要挽回的你以下几点建议:方法一:正视分手的事实 不管你是 ...

怎样知道老婆外面有情人 判断妻子是否有外遇的线索

怎样知道老婆外面有情人 判断妻子是否有外遇的线索
在婚姻生活中,信任是夫妻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然而,当信任受到挑战,怀疑妻子可能有外遇时,识别那些可能的线索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可能表明妻子有外遇的迹象,这些线索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当前的 ...

男人能否一眼识破女人单纯本质?情感导师深度解析,揭示真相!

男人能否一眼识破女人单纯本质?情感导师深度解析,揭示真相!
当我们探讨“男性能否一眼识别女性是否纯真”这一复杂而微妙的话题时,我们需穿越情感的迷雾,探寻人性的深邃之处,审视那些难以言喻的微妙特质。需要澄清的是,纯真并非一个简单的标签。它是性格、经历、价值观以 ...

没有规则意识到孩子多动

没有规则意识到孩子多动
导读孩子多动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见到一些孩子比较多动,他们总是无法保持安静,难以集中注意力,特别容易分心,这种表现在中小学课堂上尤其明显。除此之外,孩子多动还会表现出其他一些特 ...
返回顶部